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123章到四川去

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这些项目全部建设之后,至少有80万人可以在其中工作并获得稳定的收益。

    当然,这笔账是宋科算的,但思路却是陈华的。在陈华的前世,就业,让每一个人有事可做,是政府的头等大事;而一个家庭只要有一个要有稳定的工作,那这个家庭的收入就有保证,其家庭就有希望,否则,就得靠政府救济才能生存。穿越到这个时空之后,陈华也带来了这种“民本”思想,在掌握了四川的政权之后,陈华很自然地将“就业”纳入了官员考核的内容之中。

    与陈华发展计划相适应的,就是四川需要大量各种类型的人才。公路建设、铁路建设,需要工程设计与施工人员,矿山的开采以及各类工业项目的兴建,更需要大量的涉及到各个相关专业的技术人才。对此,陈华的办法就是“广告招聘”!

    如果说,前世的市民报纸广告成灾,不是相关的人看见广告就反感,那么,这个时空的广告效果绝对牛x,因为这个时空的娱乐项目太少,一张报纸可能被很多人传看。显然,能够看懂报纸的人就是这个时代的文化人、牛人。

    招聘广告由四川建设厅统一向媒体发布,其主要作用,一是增强广告的权威性,二是审核广告内容的真实性。也因为如此,陈华还建议省建设厅专门设置了一个广告科,以对广告进行“登记”和“审核”只有建设厅“审核”了的广告,才能在媒体上刊发。

    “天府四川,创业热土!”

    “天府四川,民族复兴的圣地!”

    “天府四川,实业报国的首善之地!”

    “天府四川,展示人生价值的最佳舞台!”

    “天府四川,20万个技术岗位等着您!”

    “您想拥有一辆华龙牌轿车吗?那么,请您到四川去!三年的薪水,就可换来一辆配置精良的华龙牌轿车!”

    凡是华夏正在出版的报纸,几乎天天都有这些诱人的广告消息。考虑到国内人才的现状,陈华还将招聘广告打到了美国以及东南亚的报纸版面上,至于有多少人才前来,陈华并不特别关心,即便一个人都不来,权当扩大了四川的影响罢了。

    当然,陈华并没有将人才定义为“大学生”只要有一技之长,便算是人才,譬如这个时代的各类工匠,靠一门手艺吃饭,如果前来四川,总是能找到相应工作的。

    但是,民众的热情还是超乎了陈华的想像,自媒体开始刊登广告开始,到西元1911年年底,前往四川的道路上,轮船上,可以说是人满为患,让轮船公司不得不紧急订购船只,以应付这次前所未有的带有强烈目的的移民潮。

    而与这股移民潮同时出现的,便是大量的洋人也向四川涌去,虽然他们在人数上无法与移民潮相比,但架不住这些人特殊的身份、肤色,短短三个月内竟然有近千的洋鬼子前往四川,而且据说大多数是去“考察投资”的。

    ps:今天第一更到,请朋友们投下推荐票哈
上一页目录下一章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