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字体:

抉择

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    临时工干到俩月头上。一天,库里又有货物铁路没有批准发运,这是常有的事!有人解释铁路运力不足,有人猜测也许到站临时封闭,也有人嘀咕和铁路的关系了差。我并不关心这些,一心只惦着谁尽快把这货物清走,腾出场地。

    一会儿,科长王兵山带着两个帮手走进库房,和刘森招呼了一嗓子,脱掉上衣,露着膀子码起包来。我猜,他们一准要将这些包件倒腾到院外,搁着。

    这种不能直接装车拉走的周折,确实挺烦人的。我曾请教过刘森。他说:“谁也没有太好的办法,铁路的运力就那么点,现在又是改革开放,到处需要运输。按说我们和广站协作多年,关系一直很好。这事还要跑站的去疏通,再不行,出版总署会找铁道部协调。”也许是缺少社会经验,刘森的回答,我还是一知半解。不过,我知道他说的广站是指广安门火车站;而跑站的,则是指公司专门与铁路联系业务的人。这人叫什么名字我不晓得,文明人一般称他老董,没正形的人则喊他“董杂毛”;一个干巴瘦的前辈,嘴角伶俐,顶着灰白的头发,老是驾着摩托,工作基本不在院内,羡慕他的人好像不在少数。

    也就两小时的功夫,停发的货物就被清光。我们紧忙清理场地,把新的包件分拣在地上。王兵山立在出货门旁,擦汗、喘气。叉车组长张连成探着细长脖儿,在车上冲着他玩笑:“怎么样?老东西,还扛得住吧?”王兵山瞪眼回应:“好好铲你的货吧,小心放错了地方,我整你。”

    说完,他扭头看看我和李友仁这边,挥手示意我过去。科长找我一个临时工干嘛?我想,放下分包车,赶过去。“王师傅,找我有事呀?”我问。这时我们之间已经不是那么陌生。他穿好月白色的确良上衣,挺直长腰板,探问:“胡,有个事情跟你商量。你来这里也有一段时间,我们一直在观察,你肯吃苦,好学,师傅们反映也很好。我提个建议,你考虑,能不能转正,留在这里工作?公司的现状就是这样,活儿累,条件一般。”见我犹豫,他补充:“不过,我们可是中央直属单位,不是任何人想来就能来,这可是个机会。”我毫无准备,低头寻思:不知这工作的将来对自己意味着什么?只答应回家再想想。

    建议来的突然。老实说,我压根没想过参加工作的事,上大学的梦还缠绕着我。疾病剥夺了我报考大学的资格,这是怎样的打击!是母亲担心我消沉,劝我来这里的,说环境改变心情。眼下的拼命干活,与其说热爱,不如说是对痛苦的宣泄。

    又要我想起那场恶梦。高中毕业时,国家恢复高考,这种突然的政治变革,震撼着每一个青年,兴奋、热望、后悔,抉择交织在一起。我们惊讶:人生原来还有这样光辉灿烂的前途!但是,这路似乎不属于我们这些动乱年代长大的孩子。她门槛高贵,把守森严,同时需要具备语文、数学、物理、化学、英语五张门票,通过的几率不足百分之二。绝大部分同学犹豫了,痛恨自己一张合格的门票也木有,只好无奈选择放弃,听从命运的安排——去插队,他们抱怨那个曾经成长的年代,也悔恨自己虚度年华。

    由于患有严重的夜盲症,学校没有命令我去插队。我面临着前行的选择。一位同伴的成功触动了我:他竟然在恢复高考的当年被北大法律系录取;当然,他是幸运的,全年级独此一列。羡慕同伴的同时,我也萌生了上大学的梦,心想:既然国家给了我们高考的机会,为何不去挑战?于是,经考核我参加了学校举办的高考补习班。

    补习是艰苦的,但却充满着迷人的动力。背着沉重的书包,每日急速往返于家与校园之间,旁无他物。白天瞪眼听讲、速记;夜晚躲在家中自建的小屋里温习、苦读;捧着书本倒下,梦里还在解方程。有时真想睡去,可是不行,一想起班主任私下的鼓励、称赞;想起步入大学校门,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;想起成为科学家,像陈景润、华罗庚那样为世人所瞩目,那是怎样令人神往!于是,从床上爬起来,开启那盏疲劳的灯,再战。

    命运有时并不听从人的安排,在临近成功的时刻,厄运也许在伴随着你。转眼到了第二年的春季,家中的菜窖填平了,埋在地里的葡萄枝杈早已盘在架上,吐着芽,期待着果实的到来。这是我在小屋的窗前偶然看到的景色。填报志愿的时刻终于等来,我憧憬着考入北大和清华的美好,紧张与兴奋在循环,却不知厄运正在向我袭来。那天,刚刚做完模拟考试,感觉特爽,我信心满满。这时,班主任迎面走来,脸上不见了笑容,在我耳边低语:“裴校长要你到她那里去一趟,找你有事。”说完她就走开,好像不愿解释。

    我胡乱的猜想,走进四楼的校长办公室。里面只有裴校长一人,这个身材矮小,面色白净,满头银发的长... -->>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上一章目录下一页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