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七章 为国立功民敬为神

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事不明是归哪路神仙所管,摊主就现造一个神立马就给你写好,好像所有的神连同玉皇大帝都会听他召唤。在这儿,你不知道是神仙说了算还是他说了算。再看所写内容,更是不可思议:某某神仙,弟子诚心前来拜你,今有何事相求,现将香烛奉上,望神查收,保佑弟子如愿。如若实现,弟子还有更多香火拜奉。有那些无事前来闲逛的人,还给他们准备有专门的如意笺,是这样写的:

    神光显照

    天灵灵地灵灵

    神光照来更灵灵

    送来香纸有神照

    所欲通心灵

    求事事能如意

    相逢天天顺心情

    神有灵人感应

    万事具在保佑

    意到心到神到

    具疏人

    神笺像是告白,又像是下达给神仙的通知,那路神仙若收了他的香火,不给人办事,无论如何对不住人。人们买了神笺,就到老城口的香炉去烧。

    庙的东边,是原来的东城门,东城门最早是个水门,如今河道东移,这儿就成了一条土路。两边的城墙比这儿高,人们就管这儿叫老城口。在坍塌的城墙头上,用砖砌了一个香炉,边上有一个洞,据说这就是狐仙居住的地方。

    香炉旁,赵明见一个官员模样的人跪在地上祷告。那官员不停地将香火向香炉里放着,随从的小厮隔会儿就给他送过来一些仿佛是香纸烧得越多,得到的回报就越多似的。周围一些中老年妇女,围着一圈在等待着。那个官员却视而不见,看他那个虔诚的样子,赵明就想:官家每年都会举行一些祭奠社稷祖庙之类的仪式,没看到哪个官员有谁这么较真!

    终于等到了这位官员祷告完毕。一位中年妇女马上招呼着围在香炉边上的妇人们开始了她们的仪式。她领着女人们一边跳一边唱,叽哩咕噜地唱了些什么,却一句也听不清楚。只见她们跳着唱着左转了三圈,右转了三圈,那妇人就指着一个男人的香纸摊子让跟着她的人买香纸。

    妇人们把香纸点燃,扔进香炉里就跪下来磕头。磕完了头,这拨妇女就离开了。那个领头的妇人就招呼另一拨上来,做着和刚才同样的动作。

    赵明见这个妇人自己并不买香纸,却时不时地向那个男人相视而笑。

    这个妇人名叫娄姑,家住在冢灵集,卖香纸的男人是她的丈夫。这城墙上有两个狐狸洞,据说是一个通往京都,一个通往龙成山。也有的说一个通往财路,一个通往福地。赵明打听一个烧过香纸心满意足准备返回去的妇人,她说,娄姑顶着北边洞里的胡秀英呢!是南边洞主的女儿,南北两洞一样的灵验。

    娄姑早年并不相信什么鬼呀神的,但婚后一直无子,吃了不少的草药,不见效,就不再信医。寻思着命里无子不可强求,也并不当成多大回事儿。有一年无奈来到冢灵集,叔伯婶子妯娌们连推带拉把她拉到无奈面前算卦,说:“给俺这位算算,看什么时候能生儿子?”

    无奈见她犹犹豫豫心不在焉的样子,说:“你心不诚,明日再来吧!”

    她本来就无所谓,转身就走,无奈在后边说:“人有心魔,却又执迷不悟,可悲呀!你今日必有一难。”她听了一笑置之。晚上,本村一个在庙里寄养过的人到她家串门,自称会小小的神法儿,说,你把两手从窗棂里伸出去,放上盛满了水的瓦盆,我念句咒语,轻轻地就能把瓦盆拉进屋。

    娄姑不信,就验证了起来。

    娄姑两手端着瓦盆,左等右等,就是不见那人念咒语。时值隆冬,娄姑的双手冻得发僵,拉又拉不进屋,瓦盆又舍不得打碎,就催着那人说:“大兄弟,你不快念咒语吗?”

    那人说:“我师傅教的时候,我想着清清楚楚,这会儿怎么忘了?”

    娄姑冻得实在受不了了,却也明白了,说:“大兄弟,你也不用念咒语了,我信你就是了。”

    那人出去,把瓦盆拿下来,笑着跑走,找无奈去了。一边走边哼着小曲,心里在说,这事真有意思,捉弄了嫂子,看了笑话寻了开心,还能弄俩小钱花,有意思!虽说是玩笑,生那个小叔子的气委姑对无奈却有点儿佩服。第二天见了无奈,无奈就说:“施主有应验吗?

    娄姑说:“有,有!大师,我信了!”就让无奈算命。

    无奈告诉她说,你命中该有子,只是现在心里有魔障,必须先驱除魔障,然后才能得子。

    娄姑把无奈请到家里驱除障,无奈把所有的人都赶走,给她施法。

    无奈让她脱光了衣服躺在炕上,先在空中比划了一通,就在她身上乱抓乱摸了起来。无奈先是在她的肚脐上揉搓,然后两手在她的两乳之间游走,最后直接抓住了她的两乳。见娄姑并没有反抗,就更加放肆,说:“这魔障久居夫人体内,十分顽固。夫人体内阴气又太重,用一般方法无法将其擒拿。夫人若想得子,必须把我的阳气注入你的体内,用我的纯阳针将魔障刺死,方能成功。见娄姑仍没有表示,就急不可耐地脱光了自己的衣服,喘着粗气爬到了她的身上,将娄姑奸污了。

    也是这女人邪念一动,心魔顿生,想,不知道别的男人是个什么滋味,就依从了无奈。

    过了三个月,孩子仍旧没有怀上,娄姑知道又是被骗,却一瞬间大彻大悟,别人骗得我,我为什么骗不了别人?像自己这么聪明之人都能被别人骗了个滋实,那些本来就信神怕鬼之人,骗一騙又有何难?因而就在家装病,整天价让丈夫到外边打听事儿。等到邻居家的妇女来看她的多了,她忽然间手舞足蹈,说自己是城口胡秀英。她丈夫说你有什么凭据?她就专拣人家一些隐密事儿向外抖落。人们见她已是多日不出门了,事儿又说的这般准确,不容不信。从此以后她就成了胡秀英的化身。她顶了狐仙,丈夫就在城口上卖香火。

    赵明当然不知道这些,他转了几个摊位,见大同小异,就向着西庙走去。因为人太多,兄弟俩被挤散了。

    两庙相比,这座庙稍微大一点儿。庙上并无匾额楹联,里边也只供着一尊神像。看他一身盔甲,手握矛枪,才知道这并不是一座神庙,而是为纪念历史上的一位将军的祭祠。

    古城当年曾经是国君的行宫所在,由于这儿离海较近,每到炎热季节,王公大臣都要携带家眷来此避暑,老城逐渐扩建,所以,一个规模不大的大夫的食邑,竟成了这个国中的第二大城。虽然说这座城比不上国都大,但是由于权贵们来此消费大,商贾们也跟着云集到此,因此,这陪都的商贸倒比国都还要发达。

    后来,这个国家和邻国打仗,被邻国攻破国都,又一口气被邻国攻破七十余城,这国中就剩下这么一座孤城了。国君扔下他的臣民,跑到属国听天由命去了。

    就是眼前的这位将军,他从国都来到这座城里,收拢人心,号召人民团结抗战,连用五计,终于打败了强大的敌人。

    在这五计当中,有三计是这位将军装神弄鬼,让敌人相信他有神助,结果敌人果然上当。当时,这座孤城已经被敌人围得水泄不通,将军只有依靠城中的军民和自己的智慧了。

    他在祭祠前定时地抛洒粮食,引得群鸟前来觅食,然后在外边放风说,你们看呐,鸟儿不向敌人军营里飞,而向我们的祖庙里来,说明敌营必遭战火,而我们却会安然无恙,双方士兵都深信不疑。将军还让人们在敌人中间散布谣言,说,为什么城里的人不投降呢?那是城里的人相信祖先会保佑他们,如果把他们的祖坟挖了,暴尸野外,城里的人知道祖先保佑不了他们,能不投降吗?敌军统帅真的派士兵挖坟掘墓,结果反而引起了全城人的同仇敌忾,空前团结。人们义愤填膺,坚决要求打出城去,为祖先报仇,为国家报仇

    将军见人心可用,就和敌军统帅说明天出城投降。第二天,敌军还在睡梦里,这位将军就驱赶着火牛从城里冲杀出来。那火牛经过长期训练,犄角上绑着尖刀,见着穿敌军号衣的人就顶。敌军土兵见这些牛身上带着龙纹,尾巴上着火,认为是神龙下凡,一个个吓得屁滚尿流,无心恋战,落荒而逃。敌军一败涂地,将军很快收复了失地。

    敌方统帅至死还认为自己的失败是神不助我,非己无能。再后来,随着沿海地区的开发,海边之城避暑更胜,这儿就慢慢地萧条了。再加上上游山林被毁坏,城市外面的河水不能全年径流,船只断绝往来,这城市就更加萎缩。新国君要修海边新城,下令把这座城墙的砖石拆走,这座历史上有名的城市就只剩下了如今的片空地。城市没有了,那个著名的战争故事还在,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将军,就修建了这座祠堂。

    赵明从庙里出来心想,不管怎么说,这位将军的功绩,是会永远被人们记住的。

    赵明来到东面庙里。庙里只供着一尊财神,由于房屋小,神像塑得也小,面目和其它庙宇里的神像差不多。尽管庙小神像也小,香火却旺。赵明想,大概人们对财神的理解都是一样的,不用自己点石成金,如果这些个香火真是钱,光是人们上供的这些,让他拿也没法子拿。他不知道其它的神们是怎么样搬运这些钱财?哪儿能放得下?且不去管这些吧,再走走看看。

    最快小说阅读 M.bQg8.CC
上一页目录下一章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