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字体:

诗歌般死去的中国暴力

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    最后居然将神圣无比的如来神掌以游戏的方式改头换面,周星驰为江湖又添加了一个门派。

    其教义仍不敢忘了:扬善除恶。

    从这个意义上讲,中国功夫电影的这些风格又是一致的。

    只是有种莫名的担忧,担心某天英雄们真的全部死去。那么落花尽头,何处觅功夫。难道真要像杨过们那样绝迹江湖。我在想,如果所有的人都去做了隐士,那么谁来当战士;如果所有的隐士都是智者,那么所有的战士们会不会就是愚公。那么现代的愚公是否要像千年前一样,依然几经周折之后才得以平冤昭雪。那么又拿什么来衡量人类文明的进步呢。

    本届百花奖缺席了很多电影人,正好印证了我之前的猜测,是否国内所有的大制作都是为了奥斯卡或威尼斯。

    最近的夜宴从剧情到演员,连台词都好象是以英文设计之后再翻译成国语的,完全没有考虑本国的语言习惯。

    再往前,无极、英雄无不追求的是唯美的形式,将武学的实质掏空之后只留下一个华丽的躯壳。

    因为李安的卧虎藏龙率先于成龙、李连杰有限的拳脚之后惊艳了一回西方人的眼球。

    其中的噱头便是飘逸的飞檐走壁,轻灵的腾挪躲闪,神奇的内功心法,而国内大导演则将这一看点精雕细刻,直到烘托出一个又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玄幻世界。

    他们将你死我活的打斗化妆成了宫廷舞蹈。

    李慕白与玉娇龙在竹林打斗时的情景在冯小刚的夜宴中被发扬光大,蒙面羽林卫举刀从竹林深处斜刺里杀来。

    那个画面至今想来仍然觉得像在读一句诗。

    我仍不能确定谁是这个电影时代的英雄,李小龙的硬汉形象挥之不去,他的武术属于横练;李连杰的武学宗师亦刻骨铭心,他表现的是传说中的武功境界。因为他们都能说明一种民族气节。那种暴力是在隐忍和刻苦训练下堆积而成的复仇欲望。宁为玉碎,不为瓦全。

    李小龙的半人半兽的长啸在甄子丹身上得到再现,那是一种短兵相接前的自我壮胆和助威。符合全世界的对垒气氛。

    而中国的暴力美学在发展中似乎遗忘了这种代表正义与阳刚的符号,反而将权谋斗争、攻心为上、处变不惊等阴柔力量充分渗透到武学中,于是就有了“最可怕的不是敌人而是朋友”这一论调。“相信自己”成了唯一高明的处世哲学。

    然而这个世界上没有完全正直的人。否则苏格拉底及耶酥都不会非正常死去。

    李小龙的短命是注定的,就像当年的霍元甲一样,战胜的对手越多,树敌也就越多。

    李连杰对我来讲,艺术形象与真实形象早就区分得很清楚。我只是欣赏他所演的角色,无论刻苦练功的少林寺和尚,还是一代宗师黄飞鸿张三丰等。俊逸的外形加之行云流水的招式,想让人不爱都很难。成龙电影虽然缺少了李小龙咄咄逼人的正义感,但终究成就了一个时代的小丑英雄,正应了那句话,人只要保留道德的底线就可以了。能屈能伸方能苟全性命于乱世。

    中国暴力是于血腥之外的感性征服,既不同于欧美动作中简单明确的重拳,更不同于香港警匪里唯利是图的枪杀。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熟练加上惩恶扬善的宗旨,构成我眼中的完整的中国暴力美学。如果将最根本的横练功夫完全摒弃,缺少了合理过渡,而是一味玩转视觉美感,花拳绣腿与电脑特技堆砌成一个个空洞的神话,那么一场战争与一场舞会也就没什么区别了。
上一页目录下一章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